我願意秒殺搶購
網友評鑑5顆星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散文分類優質推薦
想了解更多我願意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世界的樣貌因為觀者的角度和視野而迥異
如與世界為盟,你想展現怎樣的姿態?
若與自己立約,期許活出怎樣的精采?
在音樂人姚謙筆下、置身旋律內外的世界,
呈現的盟約之姿,有著何種瑰麗姿態?
讓他甘心情願低吟,Ido, I really do.
與音樂為盟,他刻畫動人情歌,讓人吟唱,教人潸然;
和自己立約,在知天命後,歌詠屬於自己的生命樂章。
自此盟約一生,反覆低吟,我願意,我真的願意;
字字句句,光采依舊,時時刻刻,璀璨耀眼!
我願意,我真的願意
——與音樂為盟,和自己立約——
置身音樂的世界,歷經時間的洗鍊,世界為他展現不同階段的樣貌——
那些流竄的音符、飄蕩的詩意、斑駁又華麗的藝術、凋零而又勃發的美學、
避無可避的腥羶緋聞、蜚語流言、荒謬誤解……
概括承受之餘,他化繁為簡、化動盪為助力,以創意,重新定位自己,
與音樂為盟,再創流行樂壇新契機;和自己立約,續發昂揚的生命力!
在知天命之年,反覆低吟,I do, I really do.
《我願意》收錄近年姚謙遊走兩岸的音樂工作點滴,細膩的心思、動人的筆觸,處處可見一個音樂人對現今的社會氛圍、音樂工業、政治環境、經濟狀況、兩岸文化風土人情的真知灼見。
那管創作過無數盪氣迴腸情歌之筆,以樸實真誠之姿,一字一句勾勒生命的輕盈與沉重,如詩如歌,讓人翻閱之餘也忍不住跟著吟唱,唱著唱著,卻悠悠流轉成屬於自己的生命之歌。
作者簡介
姚謙
台灣知名音樂人、填詞者、藝術收藏家。
音樂是生活的重心,藝術收藏是孕育生命的養分,
呼息之間,只有書寫、閱讀才能感到酣足;
鍾情張愛玲筆下的世界,無法忘情朱天文雋永的文字。
從事音樂工作長達二十多年,發表創作六百多首動人歌詞,字字扣人心弦;
音樂之外,擔任中國多媒體音樂劇『琥珀』、兒童狂歡劇『魔山』的音樂總監。
1989年憑藉〈魯冰花〉勇奪台灣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獎」;
2006年更以〈如果愛〉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
攝影者簡介
莊瓊花
台灣人,現居台北。熱愛閱讀、旅行、書寫、時尚與攝影。
寫作是抒發,攝影是靜心,在寫與拍之間,駐足,思索,遊走。
偏愛一切讓自己發笑的人事物,也偏愛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種種可能》中說的︰「我偏愛寫詩的荒謬∕勝過不寫詩的荒謬」。
2000年起,擔任《皇冠》雜誌主編。
目錄
PART-A那些歌那些人那些事
味道辛曉琪
我們活在充滿著味道氣息的生活裡,當氣息消失感覺也跟著不見。嗅不到花朵的香氣,花朵變為黑白;聞不到枕頭熟悉的汗味,讓我陷入失眠的狀態。
最熟悉的陌生人蕭亞軒elva
愛情是常態中的異態,打亂常態生活;愛情也是勞心的事,實際狀況永遠跟不上心靈進度,人憔悴了但心還是火熱著……
光劉若英
我們用孩子的眼睛看這個世界,很多事情反而容易有了答案。兒童是我們的鏡子,反映出我們成人的自尋煩惱、矯揉做作和自戀。
流轉李玟CoCo
不管物轉星移時空變遷,青春與愛情將是人們一直不變的思考與討論的題目。無論男女關係、生活習慣、道德價值怎麼改變,愛情的本質衡在。
加州陽光張清芳
許多藝術家,在創作時可能都是「不正常」的,也就是說異於正常,而這往往也是創作藝術的動力。
一首歌朱哲琴
生活中的種種經歷其實都有正面的影響力。我不知道傷口需要多久才能復原,但懷著安慰別人的心,往往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
讀過的詩袁泉
越喜歡的歌,為它填詞越是困難,因為已經對它產生情感。詩的魅力往往就是把複雜的感受純粹化卻更深刻。
戀人心中有一首詩江美琪〈那年的情書〉
情歌唱出真情流露才是它的歸屬;愛人的感動或離開的痛苦在十年前我的心上或十年後你的心上會有多大差別?
I have a dream李玟CoCo
美好總注定有傷感的顏色?平凡的幸福是多數人的渴望,愛情是引導人走向美夢的最佳途徑。
Yellow李顏龍
下一個在浪頭上的標的人物需要放棄舊思維,願意面對自己,面對群眾的新生代。
在世界中心潘嘉麗
搭地鐵是認識一座城市最好的方法,看著人們穿著、閱讀,猜想他們在這個城市的生活,描繪我心中城市的模樣。
大國咖劉若英及其他
『大國咖』是自製獨立品牌不是商業湊數掙錢的合輯,像是一種過渡;過渡時的脫軌行為往往有著更多潛在價值。
生日快樂劉若英
相愛了合不合適、合不合時、合不合地,這些人事間的小事,在愛情裡的兩個人的心中都成了大事。人生總是在不停的新的錯過與懊悔中過來的。
孤獨的花朵袁泉
聽著小袁在KTV包廂唱莫文蔚的〈陰天〉。我想著她真的是很好的演員,因為好演員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他們的創作;表演絕對是一種創作。
PART-B生活中的音樂、藝術與美
白天的星星
愛情是人生中最大的盲點,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風景
她始終相信最美好的愛情是微笑而堅持的,即使那個男孩在朋友眼中並不特別。
給L的一封信
這兩年終於接受自己是個中年人;有些卑微,有些瑣碎
常聽人說:「如果張國榮還在,這角色肯定非他莫屬。」但我卻想,你未必甘心重複做搏人掌聲的事。
中年
身體健康與工作理想,彷彿是座蹺蹺板,左右詢問著,該往哪邊靠近
朋友個性樂觀而大氣,總是活在當下,而我則用了大半的時間猶豫未來。
孤獨感
這是個越來越寂寞的時代,相對也是人和人溝通最喧嘩的時代
接受生命是完整而孤獨,對事情的判斷與結論會更清澈客觀。
床
兩張單人床的房間對我是一種諷刺
就算在不尋常的日子裡,依然要面對尋常生活中的細節。
咖啡
喝咖啡的方法與態度也是一種文化的表現
喝著煮糊的咖啡,情感上依然覺得滿足。那是年輕男子加足油,面向工作的精神宣誓。
十五分鐘的音樂
非常高興自己的不專心,表示放下許多武裝,忘記自己是誰,帶著什麼責任
音樂是服務人性並非理性,當音樂失去感性的功能,我也失去感性的能力。
旅行的意義
地球不該被人類消費,取自大地也要還諸大地,
大陸旅客不再慕名旅行,不再走馬看花,需要更深入、更文化、更增長心界的旅遊。
幸福生活
結伴來買家具的人都懷有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待
無論賣場裡的人如何對話,買家具的地方總有股說不出的太平盛世安逸氣氛。
價值觀
商業是不該損及作品本身,只是或多或少左右作品在世間的傳播度
未準備好的成名只會剝奪藝人未來完成好作品的可能;急功近利之為最後仍將枉然。
城市的戀愛語言
台北戀人語焉不詳,測試對方真實反應;北京戀人習慣明確用語、邏輯性溝通
每段戀愛的語彙總是真真假假,真,代表一種溝通;假,有時反而是一種善意。
北京之秋
性格分明、多變和包容力是北京迷人的地方
分明的性格,多變和包容力很多樣的都市面貌是北京迷人的地方。
倫敦8分鐘
客觀、大我的智慧,是新的時代的人所必須具備的
隨著這一波經濟低潮期,萬事皆困難的時候,也暗示著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北京台北兩地情
我印象中的中國總是率直而熱情,讓我有時忘記第三者的存在
奧運把中國人帶回到世界,人們彼此鼓舞,同時制約出共同的價值觀與榮譽觀。
水果
水果是一種土產的藝術品,帶著情感的語言
我的異鄉經驗總是帶著一些水果的聯想,讓我的回憶更為立體。
散步城市
北京朋友掛電話前總說,下回一塊吃飯?台北則是,不喝咖啡,就散步吧!
散步的前提是彼此要有共同的話題,其次是有讓人感覺既隱密又綿長的路可走。
台北的冬雨
雨季中台北有著一股安靜的美好
寒冷冬雨中裹上厚重衣服小孩的笑容像溫水,暖化每個人的心,讓我更愛台北。
捷運裡的海報
屬於台北人的幽默往往是不張揚的,但充滿著濃濃的小市民情感
有效的廣告往往反映著當下許多人的生活和共同的心情。
口頭禪「不是啦」
台灣人害怕被一語道破心中的困境;香港人明快、直接,甚至太理性
當台灣人嘴巴說「不是啦」,其實也是一種接受的態度,緩衝直接面向現實的空間。
少數的心靈
引起共鳴最好的方法,就是從生活細節中找到共識點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讓傳統愛情死亡,合理化短暫性愛歡愉。
氣味
美學與空氣一樣,一個影響身體健康,一個影響心靈健康。
她忘記他的臉,卻記得他手指上煙草味道;氣息伴隨著呼吸,成為生命印記。
名叫奢華的中國時尚
時尚是最初級的行銷,名牌服飾與化妝品絕對是有層次思維的商品
時尚真的只是奢華?奢華是美好的時尚觀,鼓勵閱讀者對精緻富足的嚮往。
鞋子
衣服與髮型是取悅他人的第一手段,鞋與襪子卻是性格魅力的最後一槍
我非常喜歡買鞋,總覺得鞋子是人身著物上最有趣的部分,可以改變整個人的氣質。
周圍的事
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需要更多客觀的閱讀和自我對話
在中國我最常有的感想就是大家生活在充滿表現式口號的資訊裡。
合唱普普風
有感而發地創作,往往是最動人的力量,有目的地複製,總會適得其反
創作最怕不同的人用同樣的公式造句,原本感人的美好都成了咀嚼無味的產品。
經濟洪水下的小我
許多小私小利,會累積出滔天的問題
當世界上每個人都面臨相同問題時,比較有可能放棄自己的觀點,一同尋找出路。
媒體與人群
媒體發達的年代,沒有自制力的媒體居大多數,把道德標準往下拉了一步
金融危機給人群帶來痛苦,也讓人們重新檢閱自己生活的機會。
文化下鄉
讓文化種子灑在一顆顆剛剛發芽的心,他日茁壯必成善果
在充滿政治惡鬥的偏見裡,民間團體的力量更顯得純粹而偉大。
一首歌值多少錢
當生活只剩下個人的安危與戒心,是完全是值得同情的
文化產業不該用數字計算,但對投資文藝者,還是該站在他的立場提出獲利數字。
序
後記
在作決定的當下,不與命運對搏;頂多微調,做一點小小的選擇
記得以前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侯,總覺得成人是很久遠以後的事,遠到可能是一個我到達不了的境界。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有一種活不過二十歲的預感,也許跟小學四年級時,一位同學忽然意外死亡有關係。
事故發生在一個星期日下午,他與弟弟在住家附近的一個建築工地玩,兩人鑽入一個剛鑿好的坑裡,一旁剛挖起的沙土還堆著沒運走,忽然就崩倒,瞬間把兩人給埋了,待被人發現,弟弟被救活,他卻沒有了。
週一朝會,老師在操場上宣布了這個消息,要我們閉眼默哀。當時的我對於死亡毫無概念,也不知道默哀的意義,所以不知道悲傷,只明確地知道他不會再回來上課了。
記得默哀過程中,我閉上眼睛,腦海卻浮現前一個週五,他找我幫忙一起去導師辦公室拿全班同學作業本的畫面。那天陽光挺大的,因此我一直低著頭,跟在他身後;穿越操場時,入目所及只有他那雙洗得白得發亮的白球鞋和白瘦的小腿,不住往前小跑步的景象,那彷彿是個如謎的象徵,迄今我還仍未找到答案。
那天我們兩人都沒有說話,因此腦海裡的畫面安靜又清晰,還有一種出奇的美好迷茫。這畫面從那回默哀之後,每隔一段時日總還會莫名地想起,直到現在還未曾真正消失。
也許是這麼一個初次對於生命消失的感受,讓自己對於死亡一直沒有太大的恐懼,只是對於分離有種感傷與美好的無措罷了!也因此一直以為生命的忽然終止,也可能沒有徵兆的發生在自已的身上,不過,這樣的想法我從沒跟人說過。
今年我剛滿五十歲,距離那件事居然也已有四十年了,不但已經活過二十歲,若是以三十歲成家為基準作計算,現在可能也有個二十歲的兒子了。這也讓自己發現,生命中很多事情,好像總不會跟原先認定的預測一樣。
因此,我只能順著預期外的命運走,在作決定的當下,不與命運對搏;頂多微調,做一點小小的選擇,讓自己這一路走來幾十年,雖無驚濤駭浪,但也少有無事稱心之日。
許多事情鬧心誤解過,日後想明白反而有了自己角度的定義,也是收穫。
我知道自己可能將終其一生都會是一個人了。這也無不好,從小我就常思考「孤單為什麼不好」這個問題,也常自言自語推敲「寂寞為什麼是反面詞」的原因。
呵呵,還是無解。
我猜想像自己這樣沈默的少數人,似乎也只能寫寫歌;僥倖被欣賞了,還是有些不知所措,回了家關起門,紅著臉喘著大氣,等待被人忘記後好再出門。
幸好,人們是擅長遺忘的。我深信在這個世上比自己聰明、有思想的不乏其人;我可以仰望著他們,然後過著自己的日子,因為我們都心知肚明,生命中該經歷的難事,人人都是一樣的,只是過程不盡相同,彼此心照而不宣罷了。
所以,我特別喜歡透過別人寫的一些短文章,閱讀他們的生活想法,而屬於自己的那些可以分享的部分,除了藉由寫歌詞這種很隱約的方式外,近年應邀所寫的專欄和自己的博客,也適量具體地說了一些,關於工作、藝術、生活、閱讀、情感面的隨想,興之所至就恣意寫著,沒有目的,沒有太多修飾、也無驚人之語,頂多只是誠實。
這些隨著時間的進展,陸續寫著的零零散散的文字,原本該散至各處各自淹沒,沒料到居然有人想冒險願意出版,我也就順著命運留下它們了。如今整理再看,或多或少還是有些感觸;那些都是曾有過的自己,就算看了會臉紅,也是姚謙曾經存在過的痕跡。
把昔日寫的雜文整理出版,是實踐早先一個決定的第一步:想在五十歲後開始慢慢著重文字創作,少些東奔西跑的體力勞動。
所以這書的出版並不是追憶逝水年華,而是有更多第二人生起步前,對舊自己告別之意。此文集就算是舊友新知看了會笑話,我也將站在相同位置,與君同樂。
補上此〈後記〉時,陽光下飛機飛過剛積雪的山頂,我一面望著機窗外的風景寫著,一面擔心著行李是否沒來得及上機,還留在西南邊那座仍是夏天的小城。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566589
- 叢書系列:享生活Mind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6.5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