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

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秒殺搶購

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網友評鑑5顆星

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人文史地-哲學分類優質推薦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

    想了解更多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1965年日本川崎市生。荷蘭萊頓大學漢學研究院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先秦政治觀念」、「荀子哲學」以及「東亞比較思想史」。著有《The Confucian Quest for Order: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 Zi (荀子禮治思想之研究)》(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以及〈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27-4,2009)等論文。

     

    目錄

    自序

    序論
    第一節:本研究的緣起暨目的
    第二節:過去「忠」概念的研究評述
    第三節:本書的研究方法
    第四節:本書的結構

    第一章:「忠」論之崛起──「國非忠不立」
    引言
    第一節:關於「忠」概念起源的四種看法
    第二節:《國語》之「忠」暨「忠信」觀──國家生存之關鍵
    第三節:《左傳》之「忠」暨「忠信」觀──向社稷(政治共同體)的「忠誠」
    第四節:中山王墓銘文之「忠」暨「忠信」觀──貢獻社於稷之人才之人格
    第五節:《論語》之「忠」暨「忠信」觀──統治層成員個人之倫理
    小結 71

    第二章:「忠」論之展開──「服忠用信則王」
    引言
    第一節:戰國中期「臣德」之「忠」
    第二節:戰國中期「君德」之「忠」和「忠信」
    第三節:作為《孟子》王道政治思想來源之「忠信」
    小結

    第三章:對「忠」批判的崛起──「忠盈天下,害及其國」
    引言
    第一節:《戰國策》之「忠」觀
    第二節:《莊子》與《列子.楊朱》之「忠」觀
    第三節:稷下學者之「忠」觀
    小結

    第四章:「忠」論之重訂──「忠於濁世難」
    引言
    第一節:《荀子》的「忠」暨「忠信」觀
    第二節:《呂氏春秋》之「忠」觀
    第三節:《韓非子》之「忠」觀
    小結

    結論

    【附表】先秦西漢文獻中的「忠」「信」「仁」「義」
    主要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語句索引
    引用文獻索引
    作者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cqsz10354 的頭像
      lcqsz10354

      博客來網路書店

      lcqsz103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